香料的起源
对于香料的起源,古今中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考证,提出了不同的起源学说和证据,至今仍在争论不休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,香料的起源无法用一个时间点来确定,因为我们不知道是谁第一个使用了香料以及使用了何种香料?从现有的考古资料和古代文献记载来看,香料最早的使用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在不同的地点同时出现的,大约开始于距今4000-5000年前的几个文明古国。在东方,人们认为香料起源于帕米尔高原,在西方,人们则认为公元前20--18世纪(4000年前)的古埃及是香料的发源地。中国早在炎帝神农时代,就采集有香气的物品用来驱疫避秽、敬神、清净身心、祭祀、敬天和丧葬,后来才逐渐用于饮食、装饰和美容方面。
近代的考古学家从古埃及TutaliKhamen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把3000年以前的香壶,其中还残留巧克力色的香油,埃及法老的尸体就是用香料进行防腐保存的。在尼罗河畔的底比斯(Thebes)的考古证据显示:在女王哈兹赫普撒特(Hatshepsut)的神庙里面有一系列的壁画,描述了3500年以前,一个古埃及的船队到“彭特之地”(Land of Punt)去寻找一种叫“没药”(Myrrh)的香料,他们的猎物还包括其他类型的神秘植物,那些散发着浓郁异国情调的芬芳气息的植物。据说古代最大宗的香料植物“没药”和“乳香”(Frankincense),只生长在阿拉伯半岛和现在的非洲索马里。
古希腊也是最早使用香料的国家之一,香水“perfume”,拉丁语叫“薰” "parfumare",意思是通过烟雾(thought smoke),是燃烧有香味的树木。公元前370年出生的Theoprastus被誉为植物学家的鼻祖,也是调香业的创始人之一。他最早发现(提出)留香的问题,并首次将橄榄油、芝麻油用作调香的定香剂进行调香。
古代印度香料主要用于宗教,香料起源与宗教的发祥地有密切的关系。最初,香料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和贵族的嗜好品,祭坛要薰香以增加祭庄严肃穆气氛,后来才逐步应用到食品和日用品中。
阿拉伯人发明了从花的浸出物中析出液体制成香水的方法,开始向世界各地输出有名的戈雷香水。
在古巴比伦和亚述人的眼中,香料常常在和神话联系在一起的。当时的人们把香料、宝石和黄金并列为“三宝”。
中国有文字记载的香料使用很多,如屈原《离骚.九歌》里有‘“蕙肴蒸兮兰藉,奠桂 酒兮椒浆”的词句,庄子有“桂也食故斧伐之”,苏秦“楚国之食贵于玉,薪贵于桂”,《书经.君陈》有“至治馨香”之句,《诗经.周颂》有“有铋其香”之篇等等。西汉时期司马迁所撰的《史记.礼书》中谈到“稻梁五味所以养口也。椒兰、芳菅所以养鼻也。”说明汉代已讲究“鼻子的享受”。
从香料的国际贸易也能说明香与文明的关系。古巴比伦是最早的世界香料和调味品交易中心。在公元前17世纪时,巴比伦贝尔寺院一年一度举行祭礼大典,全城男女老少都得参加,一次的祭祀仪式就要耗用贵重的香料达27吨之多!这些香料一大部分来自中国和印度,因此 ,开辟这条“香料之路”就成为沿途各国的共同愿望。公元前200年汉武帝时期我国(官方)开始对外贸易往来,古丝绸之路也是香料的重要贸易通道。宋代以泉州为枢纽构成的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就是香料之路,1974年在泉州湾发掘出来的大型宋代沉船——著名的“香舶”,船上的货物主要是香料,包括降真香、檀香、沉香、胡椒、槟榔、乳香、龙涎等可为证据。最近考古学家们提出通过西藏的“麝香之路”是继北丝绸之路、南丝绸之路、海上丝绸之路后的条四条东西方贸易通道。